按钮文本
陕西省农业品牌网欢迎您!咨询电话:029-81318081
西安市长安区五台街道:依托好山好水 书写美丽答卷
来源:陕西学习平台 | 作者:陕西农业品牌网 | 发布时间: 2022-11-15 | 858 浏览 | 分享到:

五台街道依托秦岭山水生态资源,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通过完善乡村规划、夯实基础设施、培育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条,让村庄变景区,民居变民宿,带动村集体经济有收益、群众有收入,打造了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五台,示范引领长安乃至西安乡村振兴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西安市长安区五台街道地处秦岭北麓,总面积162.9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社区)、82个村民小组、1.45万人,党员584名,全域属秦岭生态保护区范围。五台街道以花园乡村为依托、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以长效治理为目标,坚持共同缔造,打通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实现乡村发展“含绿量”和“含金量”同步提升,让村庄变景区、民居变民宿,带动村集体经济有收益、群众有收入。

执规划之笔 绘美丽蓝图

绘就乡村振兴美丽图景,需要执好乡村规划之笔。五台街道坚持整体统筹、科学规划,综合考量各村地理民俗、经济水平和农民期盼,预留村庄产业发展空间,注重传统文化古村民居保护与发展,打造了一批饱含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一是量体裁衣。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根据村庄情况,坚持开门搞规划,邀请专家团队,倾听农民心声,征求乡贤能人意见,为各村量身定制村庄建设、农业产业、休闲旅游业等系列规划,形成指导村庄各项建设的依据图。二是挖掘特色。保持乡村独特风貌,保留村口的老树、院前的碾盘、村尾的小庙,充分挖掘特色,让老建筑修旧如旧,让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坚决杜绝“千村一面”“大拆大建”。三是点石成金。突出地域特色和乡村特点,保留具有本土特色和乡村气息的乡村风貌,一批昔日平凡无奇的小村庄变成了现在的网红打卡地。西尧村利用山势自然坡道,让自然风光延伸到家前屋后,修建风车、电话亭、花架、拱门窗廊、三角屋顶,以秦岭自然山石为背景,充满异域风情的特色景观令人耳目一新,西尧村成为省市媒体眼中的“欧洲小镇”,吸引众多游人前来打卡。

建成“三河一山”绿道,让乡村更加宜居宜游

建成“三河一山”绿道,让乡村更加宜居宜游

扮优美环境 寄乡情乡愁

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农民群众的深切期盼,是农村发展的宝贵财富,是乡情乡愁的重要寄托。五台街道坚持治山、治水、治村一体推进,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一是全面动员。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加快补齐公共基础设施等突出短板,统筹整合资源,通过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形式,调动农民主体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既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又提升了设施建管水平和利用效率。二是全面整治。通过守山护林、铺设污水管网、实施村庄绿化,实现“乡村美”的华丽转变。完成5个村污水管网铺设,建成沿山7个村供水工程,建成“五化”道路6条,村庄绿化率达45%以上。三是全域提升。从城镇功能完善、重点项目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全域旅游突破等方面入手,全域推进乡村风貌建设提升,实现村民开门能见青山、碧水、蓝天的自然风光,出行能体验道路畅通、环境清洁、致富有道的宜居幸福家园。2021年五台街道被确定为省上跟踪指导考核市级重点镇,成功创建2A级旅游景区4个。四是长效治理。通过完善制度保障、强化村民自治、落实管护经费等手段,避免农村环境“边整治边反弹”“先治理后反弹”的怪圈,实现“乡村美”变“持久美”。创新推行“街长制”,落实村干部包街、党员联户、监督员分区、保洁员分段、群众参与的常态化管理模式。探索推行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投入预算60万元,建立积分兑换超市,完善积分制礼品兑换和整治成效评比奖励机制,以奖励激励确保农村人居环境长治长效。

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垃圾分类试点

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垃圾分类试点

育文明乡风 铸振兴之魂

五台街道着眼农村和农民的生产生活特点,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和价值观念普及入手,积极开展多样文明实践品牌活动,让老百姓的口袋和脑袋同时富起来,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一是擦亮特色志愿服务品牌。依托辖区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示范所和实践站,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打造出“五台巾帼服务队”等志愿服务品牌,在疫情防控期间发挥女干部、女党员“巾帼力量”,带动党员干部积极服务抗疫一线。二是提升乡村“文明印象”。发动能工巧匠、乡贤积极参与,打造融合特色文化景观、挖掘村庄历史文化内涵的村史馆、村史广场6处,搞活“墙头文化”,打造出接地气的“文明礼仪墙”“道德教育墙”“政策明白墙”总计7570平方米。如今,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文化墙将文明传递到农村各个角落。三是文化进村寓教于乐。组织开展乡村振兴、科技之春、法治宣传等主题文化活动和惠民演出,举办大美秦岭、“中国年·看西安”等文明实践品牌活动,让群众在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中提升政策知晓率、增长劳动技能。近年来,先后创建“省级妇女儿童之家示范点”3个,西尧村荣获全市“美丽庭院”示范村。

建设“五化”道路

建设“五化”道路

绿水青山 享美丽经济

五台街道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维护好山清水秀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延伸绿色空间,初步形成“康养+种养+体验+旅游”全产业链,让乡村“生态美”变成了群众“收入美”。一是培育新业态。通过引进社会资本、企业投资等形式,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培育发展精品民宿、艺术工作室,传承手工技艺,吸引市民游客体验农耕文化,将游客变“投资人”、乡村小院变创业基地。累计培育全市十佳民宿2户,带动发展温泉水疗9户、居家养老6户、特色餐饮7户。以艺术交流、手工制作为代表的星火村,培育发展手工制琴、传统陶艺、国画油画、特色茶艺等新业态10户。二是发展新农业。依托丰富的农业产业资源,发展特色种植、农耕体验、认养农业,养殖中华蜂5000余箱,种植大棚草莓、大田西瓜、精品黄桃、药用牡丹等350余亩,种植铁皮石斛、羊肚菌、高山油菜110亩,建成认养农业田园30亩。三是壮大新经济。通过文旅引领、产业带动、农业做优,带动各村集体经济有了稳定收益,年收入50万以上的村1个、30万以上的村3个,涌现出了一批集体经济全面发展、群众多渠道增收的“明星村”。

盘活利用闲置宅基房屋打造南山别院温泉民宿

盘活利用闲置宅基房屋打造南山别院温泉民宿

育乡土人才 促内生发展

五台街道围绕基层推动乡村振兴实用人才需求,多措并举储备人才,为自身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一是头雁引领群雁飞。全面加强村“两委”班子队伍建设,高质量完成辖区11个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选举产生“两委”班子成员67人,全部实现“一肩挑”。石砭峪新村、留村荣获陕西省第二批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省级示范村。二是年轻干部能力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234工程,选派乡村振兴书记10名,组建50人的乡村振兴工作队,年轻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引领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本领不断提升。三是本土专家作用显。大力发掘和培养服务乡村振兴的“土郎中”“田秀才”,培养造就新一代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村劳动力向质量型、技能型、经营型转变,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美丽乡村更宜居,青山绿水寄乡愁。五台街道依靠好山好水,走上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也将依托青山绿水,迈上乡村振兴新征程,共享共建美丽家园,书写乡村振兴美丽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