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钮文本
陕西省农业品牌网欢迎您!咨询电话:029-81318081
周至猕猴桃 “小金果”成就大产业
来源:陕西农村报 | 作者:陕西农业品牌网 | 发布时间: 2022-09-05 | 465 浏览 | 分享到:

周至猕猴桃。

金秋九月,西安市周至县的猕猴桃即将成熟迎来采摘季。

9月1日,记者沿着环山公路走进周至县,随处可见的猕猴桃园郁郁葱葱,一颗颗毛茸茸的猕猴桃挂满枝藤。果农们三五成群,穿梭在田间,或查看长势,或修枝剪叶,一派忙碌的生产场景。

“我种了4亩猕猴桃,一年收入五六万元,加上合作社的分红,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在楼观镇周一村,果农王朝正在自家猕猴桃园里转悠,“果子已经长成了,再过几天就能采摘。”

好山好水育好果。周至县素有“中国猕猴桃之乡”的美誉。这里南依秦岭,北濒渭水,土壤肥沃,雨量充沛,独特的生态环境赋予周至120余个猕猴桃种质资源,是公认的猕猴桃最佳优生区之一。周至猕猴桃的特点是口感柔软,不仅含有多种维生素,还具有美容保健等功效。

自20世纪70年代首次培育猕猴桃以来,周至县立足自然环境优势,依托丰富的种质资源,不断研发新品种,推广新技术,丰富新业态,在提品质、增效益的同时,逐渐打响了产业品牌。

2004年,周至猕猴桃取得了欧盟有机食品认证,从此开辟了周至猕猴桃走向海外的“新征程”。2007年,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对周至猕猴桃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为周至做优猕猴桃产业,提升品牌内涵创造了新机遇。多年来,随着产业提质增效,周至猕猴桃品种更加多样,产业链不断延伸拓展,其鲜果及加工产品屡获国际国内多项大奖,并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为提升地标品牌“含金量”,周至县借助地理标志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契机,大力推广“单枝上架、配方施肥、定量挂果、生物防治”4大技术和人工授粉、果园生草等16项规范化栽培管理措施,在全国率先制定了产业等级标准和贮藏技术规范,成立中国猕猴桃技术创新联盟,实现了新技术、新产品就地转化,有力提升了果园的标准化生产技能水平。

近年来,周至县围绕猕猴桃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一直在打造标准化、智能化技术体系上发力。“生产高标准、高质量的果子,才能对得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公信力和品牌名誉。”周至县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周至猕猴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关键在于依法规范栽培、加工、购销等各项标准,严格管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范畴,确保以品质赢市场,以品牌提价值。

“小金果”成就大产业。坐拥丰富的资源禀赋,在地理标志品牌持续赋能下,周至猕猴桃全产业链聚集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强劲。目前,周至猕猴桃种植面积43.2万亩,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00多家,加工企业30余家,全县猕猴桃优果率在90%以上,品牌价值达58.28亿元。逐步富裕起来的当地老百姓正从不断壮大的猕猴桃产业中尝到“甜头”、得到实惠,幸福指数更是节节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