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铁佛寺镇高峰村脱贫群众朱兴海种的天麻喜获丰收。 资料照片
如何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在乡村振兴中不掉队,是当前各地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今年以来,汉阴县把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头等大事和首要任务,通过实施监测信息化、责任网格化、帮扶系统化,坚决守牢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让脱贫群众的幸福感不断提升。
监测信息化 实时掌握动态
今年2月,汉阴县平梁镇兴隆佳苑社区脱贫群众石宗清的儿子石泽议因腿摔伤进行两次手术,在家休养5个月;其儿媳王大艳在社区的公益岗合同到期。该户存在家庭收入不稳定风险。
这是一条来自汉阴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大数据平台的风险提示信息。
通过大数据平台监测到石宗清一家情况后,县、镇帮扶干部及时出面协调,将其儿媳作为社区公益岗人员,续签公益岗合同一年,每月工资1100元,并为其在社区安排工作,社区每月再补助900元,目前该户返贫风险已经消除。
如今,全县156个村(社区)9.7万户农户信息都已录入该系统。今年,汉阴县试点研发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大数据平台PC端及手机APP,将全县农户家庭成员、收入、产业、就业等72项指标80余万条信息集成建立大数据中心。
针对家庭发生变化情况,由村(社区)“四支队伍”通过手机现场完成发现、初核、录入等工作,并随时随地上传,自动比对汇总,自动生成统计台账。为确保信息精准,汉阴县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畅通农户申报、村级排查、帮扶干部排查、网络上报、系统监测、热线电话受理6条渠道,实现了问题申报多元化。同时,通过医保、残联部门的病残数据、民政部门的低保数据、住建部门的住房安全数据,以及应急管理、卫健部门的灾情疫情等数据共享,及时发现返贫致贫风险线索。
同时,汉阴县将所有村(社区)全部接入小鱼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了点对点调度指挥,使各项指令及时传达落实到一线,确保全县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上下贯通、步调一致,统筹指挥精准。在入户督导的同时,该县强化电子督查,对监测对象、帮扶措施等实行全程跟踪督办,自动预警提醒,形成动态监测帮扶工作闭环。
目前,汉阴县共有脱贫不稳定户160户546人,边缘易致贫户162户439人,突发严重困难户9户31人,共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565项。
责任网格化 不漏掉一户
石宗清所在的兴隆佳苑社区,共有11幢楼29个单元,为了实现监测全覆盖,社区实行三级网格化管理,分别配备总网格长1人、一级网格长6人、二级网格长11人、三级网格长29人,实现每个单元都有一个网格长的管理方式。
兴隆佳苑社区党支部副书记蔡清介绍,社区给每个网格长配备了专用手机,每个月召开一次网格长会,了解每户家庭动态,研究存在风险,制定帮扶措施,每半年表彰优秀网格长。
“今年上半年,通过网格化监测,我们共发现6户脱贫户存在返贫风险,现均已夯实了帮扶措施,并纳入了防返贫系统动态管理。”10月27日,蔡清激动地说。
今年以来,汉阴县按照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党员联系群众、人大代表联系选民、中心户长联系居民”为纽带,以“管理网格化、服务精细化”为路径,以村级高效治理平台为依托的“321”基层治理模式,全面实行三级网格化管理服务,共划分4876个基础网格,网格长分别由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小组长、中心户长和部分群众党员、人大代表担任,实现了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监测全覆盖。
为构建责任清晰、各负其责、执行有力的全面防返贫监测帮扶责任体系,汉阴县将所有农户全部纳入网格内监测,实行帮扶干部负责脱贫户,村“四支队伍”负责“三类”重点监测户,村民小组长和中心户长负责其他农户,做到分片到户,包户到人。
“网格化管理确保了不漏掉一个困难群众。”汉阴县副县长刘济兵介绍,网格长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后,及时上报,按照“风险发现、村初核、镇复核、县审定交办、部门受理、跟踪回访、核实验收、风险消除”八步流程,县上因户因人分类精准施策,保证了一般性问题“不出村”,村里解决不了的,由县镇调度项目、资金和帮扶力量予以解决。
帮扶系统化 防返贫更有力
10月27日,铁佛寺镇高峰村朱兴海家的小院,除了靠北的几间正房,其他三面都是猪圈,在院子里,朱兴海正忙着给猪拌食。
能养上百头猪,一定不是懒人,可不久前,在汉阴县防返贫监测系统中,脱贫群众朱兴海却被监测系统提示为返贫风险户。
原来,今年朱兴海的妻子患了心脏病,儿媳又查出肺癌,一直在外务工的儿子只能回家照顾病人,多次治疗不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下一大笔账。
高峰村第一书记沈涛一到任,就立即了解情况,及时帮助朱兴海一家报销医药费,并指导他家想办法度过眼前养猪低迷期,发展多种经济。为了减少养殖成本,朱兴海种植了10余亩玉米做猪饲料,还种植了100多亩天麻增加收入。
为破解脱贫群众持续增收难题,汉阴县实施“加入一个组织、发展一项产业、奖补一笔资金”的“三个一”产业扶贫模式,全县成立“三个一”产业专业合作社136个,1.4万户脱贫群众带资入社,新发展茶叶、蚕桑、猕猴桃等中长期特色产业6.9万亩,采取划地到户、分工分业、返租倒包、务工取酬等方式,促使合作社与脱贫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产业全覆盖。
围绕易地搬迁户防返贫问题,汉阴县推行“138”搬迁后扶模式,按照1个党支部引领,社区居委会、社区工厂、产业园区3个载体支撑,搭建便民服务、日间照料、儿童校外托管等8大服务中心,实现产业、就业、服务全覆盖,有效破解了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快融入难题。
针对特殊群体防返贫问题,县上创新医养结合模式。全县11所敬老院集中供养特困人员1150人,建成失能半失能养护中心3所,派驻全科医生24小时坐诊,招聘脱贫户、残疾人为护理员,实现以贫助贫、以残助残、以医助养。
汉阴县还按照全县总人口10%的比例,由县财政拿出185万元购买防贫保险。针对突发严重困难户支出远超家庭承受能力时,启动“防贫保”,由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公司汉阴支公司按程序和标准进行赔付,筑牢防止返贫致贫最后一道防线。
推荐陕西优质品牌农产品 服务亿万消费者
陕公网安备 61019102000300号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19025868号 营业执照 增值电信许可证:陕B2-202102277 陕西省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经营者备案号:YB26101510220231
指导单位: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陕西省农业宣传信息中心 运营服务:陕西聚锦华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029-8131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