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走进延长县郑庄镇张台村,只见一辆红薯收获机来回穿梭,每过一道,机械掀土、抖动,土壤翻滚,一个个体态饱满的红薯也露出头来,村民付海军和工人们拿着筐子忙着捡拾红薯,满地的红薯排列成行,甚是喜人。
初冬时节,走进延长县郑庄镇张台村,只见一辆红薯收获机来回穿梭,每过一道,机械掀土、抖动,土壤翻滚,一个个体态饱满的红薯也露出头来,村民付海军和工人们拿着筐子忙着捡拾红薯,满地的红薯排列成行,甚是喜人。
休息间隙,付海军指着远处正在劳作的红薯收获机,告诉记者,一垄40米长的红薯地,从机器开始启动到杀秧结束只需1分钟时间,相比人工作业,省时又省力。
“今年是我第一年包村里的闲置地,以前这些地都是用来种玉米的,用来种红薯是第一年,效益还可以。农历八月十五开始,第一次刨的红薯大约有3万多斤,卖了三万多块钱,一亩地下来就能收入四五千块钱,比种玉米强多了,玉米也就是一年一亩一千多(元)。”付海军本人有点腼腆,但是说起自己的种红薯经历,脸上立马堆满了笑容。
付海军告诉记者,他是村上第一批玉米改种红薯的。近年来郑庄镇党委政府鼓励村民在台地、沟地种植红薯,不仅免费提供红薯苗指导种植,还积极联系市场,帮助村民销售。
村民觉得政府的政策是好政策,但是在真正实施的时候,大都心里打鼓:玉米种得好好的,种红薯,卖不出去咋整,总不能倒了吧?
但是付海军心里有一本长账,作为延长本地人,他自小吃过延长红薯,特别是罗子山镇那里的火焰山红薯,吃起来口感特别好。而郑庄镇这里的土壤成分和火焰山那里的很相似,都是红胶泥土,十分适合红薯的生长,再加上现在人们有钱了,都开始吃粗粮了,红薯的价格又高,产量又高,不种红薯还等什么。说干就干,付海军当时就决定承包村上的30亩地,全部用来种红薯。
付海军说:“我们的红薯苗子都是政府给补贴的,我们自己栽,今年红薯见了利,我准备明年继续种红薯。以后还是要在栽植和后期管理上好好学一下技术,把红薯的产量和质量全部提升上来。”
张台村第一书记贺伟表示:“这几年,我们把台地和沟地重点用来发展红薯,通过几年的带动,特别是像付海军这样的农户,是我们重点需要扶持和关心的对象。经过发展,目前全镇共发展了1500亩左右的红薯,红薯平均一斤批发价在3块钱左右,而市场价则卖到了5块到8块,利润特别好。接下来,我们还要请一些专家,通过技术培训、产业规模扩大、品牌培育,进一步把红薯产业发展起来、壮大起来,让老百姓真正在里面得到实惠。”
据了解,在引导群众发展红薯产业的同时,郑庄镇还积极优化棚栽产业结构,先后引进了奶油草莓、小番茄等特色种植,多点培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