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钮文本
陕西省农业品牌网欢迎您!咨询电话:029-81318081
为乡村发展、建设和治理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西安市发布第二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
来源:陕西日报 | 作者:陕西农业品牌网 | 发布时间: 2022-07-02 | 1313 次浏览 | 分享到:

长安区五台街道石砭峪新村将农旅业态植入新村建设,发展温泉水疗、康养民宿等新业态。

高新区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图为李家岩智慧农业展示中心。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之际,7月1日,西安市农业农村局通过盘点全市“三农”工作新经验新亮点,推出“西安市第二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持续为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推动书写西安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新篇章。

第二批案例的选编涵盖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各领域多个方面。在农业稳生产及产业发展上,突出结合实际,宜耕则耕、宜旅则旅,以及“三产”融合和城乡融合发展,特别是在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强化农业景区打造,推动农田景观化和农旅融合发展,实现农业价值的溢值。在乡村建设行动上,突出实用性功能为先,注重群众的发动与参与,突出先建机制、后建工程,注意建立系统机制、长效机制。在乡村治理方面,注意自治、德治、法治、智治相结合及人才培训培养,特别是在深化农村改革上加重着力,破解多年沉淀的遗留问题,清理问题合同、问题协议,为乡村减负,促进乡村发展轻装前行。

1.高新区“城市带动+平台撬动+企业联动+群众互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案例

西安市高新区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成立的国家级高新区之一,也是科技部确定建设的6个世界一流科技园区之一。2018、2019年高新区先后托管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区、鄠邑区和周至县12个镇街。全区共有204个行政村(其中涉农村156个),总面积10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08万亩,农业人口约41万人,2021年实现农业增加值22.72亿元,增长7.8%。

如何更好地统筹生态保护和乡村建设,是科技园区向产业新城转变的时代考题。实践中,西安市高新区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城市、资本、产业、科技、人才、政策等优势,通过“城市带动、平台撬动、企业联动、群众互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2.长安区五台街道“规划引领+农田景区+乡村治理”促“三生融合”发展案例

长安区五台街道地处秦岭北麓,总面积162.9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社区)、82个村民小组、1.45万人,党员584名,全域属秦岭生态保护区范围。

近年来,五台街道以花园乡村为依托、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以长效治理为目标,坚持共同缔造,打通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实现乡村发展“含绿量”和“含金量”同步提升,让村庄变景区,民居变民宿,带动村集体经济有收益、群众有收入。

3.长安区石砭峪新村“规划植产业、治理育新机”乡村振兴案例

长安区五台街道石砭峪新村是移民搬迁村。搬迁后的新址必然耕地紧张,让搬迁群众搬得出,能致富是决定搬迁工作成败的关键。因为新村位于秦岭北麓,有天然的旅游资源,所以在编制搬迁规划时,就将农旅业态植入新村建设。家家户户,栋栋洋楼,决定了搬迁即成就乡村旅游业态的特质。

新村凭借好资源,坚持党建引领,着力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集中发力,不断夯实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通过几年的持续努力,新村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实现了从搬迁新村、花园乡村到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跃升,奋力打造出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新典范、乡村振兴新示范。

4.临潼石榴——地理标志农产品强化产业链案例

近年来,临潼区认真对标“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求,聚焦区域特色,深挖石榴产业发展潜力,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融合。通过深入实施石榴产业提升行动,临潼区强化项目引领、技术支持和政策扶持,成功选育临选一号、骊山红等石榴新品种100余个,建成高标准优质石榴产业园15个。

目前临潼全区石榴种植面积达到8万余亩,年产优质果8万余吨、直接产值6.4亿元,综合产值达到15亿元。临潼石榴产业已实现了由小到大、从弱变强的华丽转身。临潼石榴先后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等称号,石榴种植系统荣列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5.蓝田县“荞麦花海”农业景区农旅融合案例

近年来,蓝田县充分发挥地方生态特色,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在秦岭浅山地带连片种植荞麦三百多亩,年产四十余吨,带动了域内饸饹生产加工企业的发展。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蓝田县深入推进农旅融合发展,通过“农业+旅游”打造农旅融合新业态,逐步形成“春有油菜、夏有荞麦”的农旅结合布局,积极探索出一条集生产实用、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6.蓝田县樊家村“人居环境整治创造资源、筑巢引凤促乡村振兴”案例

蓝田县三里镇樊家村位于蓝田县城东5公里山岭地区,不临山、不依水、不靠城,乡村发展缺乏资源和契机。

近年来,樊家村发挥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没有资源创造资源,通过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发展的资源禀赋。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樊家村通过引入花卉种植,组织发展设施果业等,走出了一条乡村建设催生乡村发展、乡村治理的乡村振兴实践路径。

7.阎良区“两平台三机制”乡村治理案例

近年来,阎良区坚持党建引领、群众主体、因村施策、继承创新的工作思路,积极整合“全科网格”和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两个信息平台。

通过常态化落实村级议事协商、乡村建设、民主管村“三项机制”,阎良区以“两平台三机制”为抓手,注重“三治”协同发展,着力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8.阎良区“规范强管+载体促行+保障提速+考核加压”村干部队伍建设提升案例

近年来,阎良区将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源头工程,深入改革探索。

通过规范强管、载体促行、保障提速、考核加压,阎良区逐步构建起了村干部实绩化管理体系,推动村干部实干的意识显著强化、能力显著提升、斗志显著提振、绩效显著提高,点燃了乡村振兴的火热“引擎”。

9.临潼区乡村德治引领乡村治理案例

临潼区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引领,坚持以“美丽人家”“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作为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抓手,通过实施乡风文明“十个一”建设工程,不断改善全区农村乡风民风面貌,使文明、健康、绿色的生活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有力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城乡融合发展工作水平提升。

截至目前,临潼全区95%以上的行政村开展了订立悬挂家风家训和“十星级文明户”创建评选活动,8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乡风文明一条街,且设立有善行义举榜。

10.鄠邑区“新型农经指导服务体系+农村创业创新导师”促产业发展案例

鄠邑区新农中心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营”的原则,以构建“新农中心+辅导员”组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指导服务体系为抓手,采用公开遴选和挂牌委托相结合的方式,组建壮大农村创业创新导师和乡村企业家队伍,打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培育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改善农村创业创新生态,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

(记者骆妍本组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