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兴平市庄头镇把产业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因地制宜、多措并举鼓励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设施大棚种植,引导群众通过租赁大棚发展产业,让黄土地托起群众增收新希望。
今年以来,兴平市庄头镇把产业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因地制宜、多措并举鼓励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设施大棚种植,引导群众通过租赁大棚发展产业,让黄土地托起群众增收新希望。

深秋时节,走进庄头,处处荡漾着发展的热潮。广袤的田野,一片片大白菜、绿叶菜充满着绿色的生机。设施大棚里,一棚棚茼蒿、青菜、芹菜长势喜人。
在蔡西村集体经济产业园设施大棚里,种植户李蒙正在和几位村民忙着收获茼蒿。他告诉记者:“搞大棚蔬菜种植尽管辛苦些,但收入还是相当不错的。我这个大棚一年可以种植5茬蔬菜,目前种植的茼蒿,尽管价格没有以前好,但每亩地收入5000元还是可以的。”

村民黄红鸽和几位群众正在忙着收获大棚蔬菜,丰收的喜悦挂在脸上。黄红鸽说:“村上建设这个大棚就是好,我们在这里劳动,一天有80多元的收入,还能够把家里照顾上,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蔡东村党支部书记金建林介绍,近几年,随着渭河生态环境的好转,他们村的渭河滩涂地也成了“香饽饽”。一些群众自发的发展设施蔬菜产业,并且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村上顺势而为,于2020年建设占地120亩的大棚蔬菜基地,首批80多个大棚全部被村民承包,群众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目前,我们建设的是二期项目,占地50亩,有30多个大棚。目前准备种植绿叶蔬菜,春节后种植大棚西瓜,让更多的群众通过发展产业增加收入。”金建林信心满满地说道。
如今的庄头,蔡西、蔡东村集体经济现代农业园区不断壮大,大棚蘑菇、大棚蔬菜、大棚草莓、露地蔬菜已经成为群众增收的“聚宝盆”。
庄头镇镇长赵澄表示:“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党建引航,集体经济带动,不断壮大产业园区。同时,狠抓农村环境治理,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建设幸福家园。”